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学者/故事正文

吕鹏菊:巢湖实习基地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1-02  点击:

因为专业的缘故,我们特别需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搞好现场实习。

记得那是1972年,当时我们煤田专业填图实习方面,有南、北两个实习基地。北边是秦皇岛,南边就是安徽的巢湖。秦皇岛旅游胜地,条件好,但费用高,我们承担不起。安徽巢湖,我们又不熟悉。可巢湖的地质现象很典型,学地质的学生很有必要去现场了解和学习,增强感性认识。

怎么办呢?不熟悉不要紧,凡事都有个开始,有个过程。但是当时巢湖基地地处偏僻,可以说荒无人烟,更别提什么食宿设施了。这种情况下,两个班70多名学生拉过去又吃又住的,时间还不短,BET体育在线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财力还有限,这可把我们给难住了。

办法总比困难多,生活上的困难难不住我们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地质人。后来,我们找到了在安徽工作的山东人,说话比较有分量的,请他帮我们写了一封信,让当地的卫校帮忙给联系、安排相关事宜,大伙儿心里总算有底儿了。

住的地方,联系的是附近一家废弃的机械厂厂房,但是没有床。为节省费用,勤俭办学,在当时物流很不方便的情况下,我们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硬是从泰安专门拉去100多张铁床,算是解决了住的问题,扎下了根儿。

那时交通也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发达。实习的学生要从泰安坐火车到安徽,当时还都是慢车,时间长不说,还要倒好几次车,才能到达目的地。而且学生路上的安全、组织,都是个问题,需要带队的老师特别得用心、用情。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真是好困难的,很不容易。

实习时间需要一个多月。那时候定的实习时间,正赶上南方闷热潮湿的夏季,蚊子特别多,学生们都挂上蚊帐。出野外回来,学生都躲在蚊帐里面写实习报告,晚上还得打着手电写。

后来,我们把这里建成了一个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陆陆续续有不少高校、科研院所也都来到这里,现在更是发展成为教育部的一个实习基地。相比较而言,现在条件也还是艰苦。

我们地质学科就是这样,凭着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一步一步走过来,发展壮大的。这也是科大精神在地质学科的一个缩影、一个体现吧。

选自《科大故事①》(2016年9月出版)(讲述:吕鹏菊 整理:田静 马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