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中有一位名叫魏德友的老人,是一名兵团人,24岁退役后就来到一望无垠的新疆,坚守在边境线旁的无人区,为国巡边57年,行程20多万公里,被称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魏德友老人是今年“七一勋章”的获得者,是“兵团精神”的典型代表,是300多万兵团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真实的写照。他曾深情地说:“在‘七一勋章’颁授现场,当总书记握着我的手时,我很激动。我其实没有做什么,就是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做好党和国家交给我的事。”2020年9月,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 魏德友用半辈子的坚守、无私默默的奉献守护着祖国的领土,担当起戍边的重任,践行着兵团人的精神。
青春热血驻忠诚,屯垦戍边育精神。1949年,一支以开荒南泥湾的三五九旅为主体的英雄部队进驻天山南北,新疆屯垦戍边的历史翻开了崭新一页。1954年10月,党中央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大部就地集体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此,一代代兵团人如顽强的胡杨树,为国家的安宁、民族的兴旺、边疆的繁荣,“一手握枪,一手拿镐”,在天山南北、亘古荒漠上创造出人类发展奇迹,在兵团建设和发展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
热爱祖国——兵团精神的灵魂。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深植于一代代兵团人心中。“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伟大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要问军垦战士想的是什么?祖国的繁荣昌盛就是我最大的欢乐。”一首《军垦战士的心愿》道出了兵团人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深沉热爱。1964年,已从原济南军区部队复员到地方的马军武的父母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来到了185团,一边垦荒生产,一边站岗放哨,成为第一代军垦人。马军武接过父母手中的接力棒,主动申请驻守自然条件恶劣的桑德克龙口哨所,哨所四周满是戈壁、杂草和沙丘,直到2006年才通上电灯、电话、电视。他坚持以哨为家,在中哈边境旁巡边、护边、守边,创造了桑德克地段连续32年未发生一起违反边防政策事件和涉外事件的纪录。他自豪地说:“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新疆考察工作,在听完马军武的汇报后,称赞道:“真了不起,我非常敬佩你们。”在马军武看来,总书记的称赞不仅属于他,更属于边境线上所有永不退伍、永不换防的兵团人。
无私奉献——兵团精神的本色。兵团人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把集体作为道德立足点,把奉献作为行动的核心标志,扎根天山南北,创业戈壁荒原,无怨无悔戍边建业。20世纪60年代,上海知青李梦桃成为兵团六师一员,在位于中蒙边界的北塔山牧场当了一名“赤脚医生”,长年骑马行走在艰苦荒凉的牧区,为当地牧民送医送药,把一生奉献给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2012年,湖北援疆教师尹才华来到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兵团第五师88团BET体育在线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任教,3年援疆任务结束时,面对学生们送行时的不舍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尹才华作出了一个决定:不辞长做兵团人。2015年9月,尹才华带着全家调入兵团第五师,终身援疆。无私奉献寄深情,像李梦桃、尹才华一样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把他们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和各族父老乡亲。
艰苦创业——兵团精神的体现。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代代兵团人一手握枪,一手拿镐,成为巩固边防、开发新疆的生力军。兵团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驻地选择在风头水尾、沙漠边沿和边境沿线,喝苦咸水,住地窝子,人拉肩扛,挖渠引水,开荒造田,节衣缩食,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新疆第一缕纱、第一匹布、第一块方糖都出自兵团军垦战士的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所在的石河子市,起初是一片戈壁荒滩,兵团人自己选址、规划、建造,一座城市拔地而起。67载春华秋实,67载艰苦奋斗。兵团人以火一样的热情屯垦戍边、接续奋斗,建立起一座座现代化新城,构建了数千公里生态屏障,让沙漠披上绿衣,把荒野变成良田。
开拓进取——兵团精神的追求。新一代兵团人继承和弘扬前辈留下的精神财富,敢闯敢试,锐意进取,勇当创新发展拓荒牛,把兵团精神融入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之中。土生土长的“兵团二代”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农业机械技术,研究出两代铺膜播种机,实现两次技术革命,让兵团人告别用坎土曼辛苦耕作的生产方式,助力新疆兵团棉花生产实现质的飞跃。清华大学博士生、现任兵团党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处长魏宇杰,在南疆兵团工作时利用废旧厂房办纯净水厂、生活纸厂、防冻阀厂、馕厂、红柳烤肉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打工,使这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团场顺利脱贫。2020年湖北疫情告急时,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组建救援队驰援武汉,实现住院患者零死亡、舱内医护人员零感染、出院患者零复发。
兵团精神书写了一部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红色革命精神的新传承,是伟大实践的新凝结,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兵团精神依然如大漠胡杨,将根深深扎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生生不息,激励着人们砥砺奋进。
(作者张蕾,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